位在大溪97林班地新香杉山有兩條軌道
事業里程圖上畫著兩條軌道 一條是白山軌道 一條是新香杉山軌道
民國35年計畫預定 要有軌道與索道把97林班木材運送出來
1947年 最後意見
雖然要把97林班地木材移出需要開發索道與軌道
但覺得沒有足夠木材量的價值
這索道與軌道的興建 應該要考慮
或許這最後就是
沒有興建軌道和索道吧~~
XXXX
上次找也是予定線的麻伊馬來線
結果發現真的沒有這條線
如果麻伊馬來線沒有興建
那林班上的新香杉山軌道跟白山軌道會有興建嗎?
因此還是要上去陵線上的新香杉山找找~
因此又跟曾老師還有小段大哥
從霞喀羅古道石鹿入口這裡走霞喀羅古道進去
然後過轉折往北往霞山方向到2203峰與2175峰之間
找找大溪97林班有沒有軌道路線
結果
真的沒看到有這兩條軌道線
靠近所謂的新香杉山附近(2203~2175峰之間南側)
發現有許多伐完放倒的大樹木與樹頭
而這區除了傳統登山的陵線山徑
也有類似伐木用的工作路或木馬道
連傳統油霞麥的路徑也運用了一段"工作路"或"木馬道"
另外 伐木應該要有杣小屋或工寮之類的
我們跟了幾條工作路或可能是木馬道之類的
有一條工作路帶我們下到一處可能是杣小屋或工寮的腹地
位在有水的溪溝旁邊平坦地
雖然有獵人曾使用過丟棄帆布與垃圾
但的確有著日治時期的酒瓶醬油瓶碗~
以上都顯示這舊大溪97林班 曾進行伐木的作業
卻沒有設立運輸木材的軌道路線
(航跡圖 )
(老五萬上的黑點 是日治時期的杣小屋或工寮)
XXXX
一早從清泉往石鹿開
中間因為清石道路封閉施工
所以要改走"戀上瓜麗"露營區支線再下到清石道路
車開過露營區下面的轉彎時
剛好有喵到阿超大大他們探霞喀羅隘勇線的不明分遣所壯觀的駁坎
想說下山有空再來看看~
沒想到摸黑下山根本沒機會
6:34 從石鹿登山口開始走~
6:53經過羅山林道南段 田村台砲台下方路口
原本想要回程再探霞喀羅警備道的高橋駐在所
結果也因為探太晚摸黑而下次搂 繼續趕路
說趕路其實是指我在趕路
因為小段跟曾老師腳程很好
我簡直是被海放 在後面苦苦追趕>_<
7:32 石鹿大山登山口
老師跟小段看到我出現之後繼續往前推
經過松下駐在所上面時
曾老師還特別指一下 下方的平台可能是楊南郡老師書上說的松下駐在所
然後繼續走警備道
8:01 警備道5K前的大轉折
右下繼續走警備道去白石
往前有一處大平台
之前有標示松下駐在所
曾老師說他曾再四周找了許久
就是沒有看到甚麼瓶瓶罐罐來證明
認為這裡應該不是駐在所
而往前的大路簡直跟警備道一樣大條
(工作路也有叉路)
但其實不是警備道
我猜測是伐木時的工作路或是疑似木馬道(而老五萬也有畫延伸的虛線)
左邊往陵上走也綁著布條
是往霞山的陵線路
但其實往前的這條工作路或木馬道也有綁遠翠的布條(小段說他們曾有會師過)
這條是通往霞山的腰繞路
8:06 在右下方有叉路(回程從這裡探)
這條懷疑是伐木時期的工作路居然也有叉路
想說等回程 再來探探
(沒想到這調工作路
居然帶我們走到一處日治時期的杣小屋或工寮 也就是老五萬有黑點的地方)
繼續腰繞走
沒多久右邊又看到下方也有條路
只好不管它先繼續往前推
(路穿過陵)
8:13 傳統山路是開挖過陵
穿過陵之後從陵左上陵一路往2203峰爬
8:41 爬到喘得要死的2203峰
我可能是感冒或是還是昨天沒睡的關係
一整個沒辦法走
所以很不好意思的讓曾老師跟小段等我等很久
往2203峰的路上有看到許多砍伐的樹頭與伐倒木
這片山林似乎曾有伐木作業
只是伐倒木就在一旁 覆蓋了一層綠衣躺在那裏沒有被運下山
小休10分鐘之後就從2203峰往霞山方向下
(反過來走有夠陡)
8:57 開始一段很陡又滑的恐怖陵線
小段說以前幾乎是從霞山走過來往麥巴來
這次反過來下 怎麼覺得好陡好滑
連曾老師都覺得好難走阿
我更是覺得好恐怖
陵線上當然不會有軌道或木馬道或工作路
陵兩邊都很垂直
所以原本猜測的軌道路線 有也是很下面
9:22 下到陵尾轉向東邊的鞍部
曾老師猜測軌道路應該會在鞍部附近
因為這裡比較緩 也有較大的腹地
而此時傳統路卻明顯了起來
看起來就是特別開鑿的路
懷疑這段傳統山徑是條工作路或木馬道
(9:24 這裡的傳統路徑應該是條工作路或木馬道)
(9:25 身形美麗的樹)
好走的傳統登山路 應該是山友紀錄裡說的"林道"吧
前方有棵大樹 身形太美了
擺拍起來了(沒有注意是否是香杉....)
下方的樹林裡也有伐木的樹頭與倒木
如果這條是木馬道 那為何這棵大樹沒有被伐倒
我們繼續沿著好走的傳統路走
9:35 來到一處比較平坦腹地大的地方
這裡是猜測腹地北側有軌道
而腹地南側也有軌道的地方
可惜北側邊坡下方坡度很陡 等高線是較密的
看起來就沒有"路"的樣子
北側似乎沒有設立軌道 原本猜測是新香杉山軌道在北側
看來是猜錯了
(凹谷裡的酒瓶)
而傳統路徑南側等高線比較緩
往下看的時候發現有凹谷 有蠻大的較平坦腹地
下去凹谷走走時 居然發現了三個酒瓶位在不同處
其中2個酒瓶還被刻意的放置
耶~~會不會是阿邱大大也探過這裡~~
出發前 有在臉書上搜尋新香杉山
發現 阿邱大大似乎有探過
並有找到疑似白山軌道的路段 難道這段傳統路會是軌道路?
這南側腹地上居然有日治時期的酒瓶
不知道是從上面的傳統路徑(工作路?木馬道?軌道路?)丟下來
還是從更下方的平坦地有什麼的??
所以我們就四處逛逛這片南側的腹地
凹谷不是很平
斜斜緩緩地往下降
(從傳統路附近高點往下方凹谷看)
發現有蠻多砍伐樹頭與放倒木
而且也有山老鼠來偷木頭
(又被切割幾塊的樹幹)
我們四處繞繞 一直往下方的溪溝靠近但再也沒有看到酒瓶
或許酒瓶是從上面傳統路(工作路?木馬道?軌道?)丟下來
或是伐木工人來下方砍伐木頭順便喝酒??
反正 下方沒有其他路
因此 我們又繞回傳統路
傳統路明顯至少是個工作路
(10:37 回到傳統路 其實布條是從旁邊綁來的)
跟著這條路走 沒多久路的斜度增加太多
曾老師說 這麼陡升 不太可能是木馬道或軌道路
或許 這是條工作路
11:11 來到2175峰南邊的山頭
這裡是個登山紀錄有說一條明顯往南的陵線會走錯的地方
我們在陵南側有看到沒上山頭的腰繞路
但不是很完整 跟的一段段的
所以這個山頭小休吃午餐
然後 11:41 下去陵線東側 等高線較緩的區域走走
(充滿著 伐倒木的區域)
一下去真著是很難走
因為 到處充滿的橫倒的巨大放倒木還有樹頭
想辦法繞 鑽 爬
這區域應該是新香杉山區域的主要伐木區吧~
但若是伐木區域 或許會有伐木用的小屋
因此 我們又繞到了嚕地圖資上有畫水線的地方
結果並未有任何人造建築 有的是更多的放倒木
最後只好切回那條往南的陵 回到山頭上~
(舊的標示牌 584)
13:15 回到山頭 沿著傳統路往回走
我們跟著這條路 因為猜測這條路雖被登山客使用
但沒有上2203 山頭 那麼在鞍部的地方是怎麼走的
13:32 經過早上的美麗身影的大樹繼續沿著路往2203方向走
沒多久就看到傳統路網陵上走
而左邊有條"路"正被倒木阻擋 怕山友們走錯
沒錯 這條就是原本被傳統登山路利用的"工作路?木馬道?"了
(13:35 不上陵 明顯的路)
而這條路似乎有人走過 還留下很舊的黃色布條
而這條路的南側剛好有條陵
曾老師想探探這南側的陵線有沒有伐木工寮
因此我們就在一處谷線沿著陵下切
(航跡圖)
沒想到這條陵 也有疑似工作路
在一開始下切的時候有遇到一條
再往下又有一條
(13:46 陵旁的工作路)
而且陵旁的谷線其實是條有水的溪谷
後來我們下到溪谷 看到腹地也不小 而且有水
只是水量不大
(13:52 有水的小溪谷)
(13:56 從有水的溪谷有路可以走回陵)
雖然有著疑似伐木的工作路
順著路繞了這條陵一圈
卻沒有看到伐倒的大樹頭或木頭
或是任何人為的工寮
(14:06 陵尾的平坦腹地)
後來繞道的陵的尾端平坦地 也沒有任何的伐木情況
這條繞著陵的路 不知道是做何使用的
後來我們走回到小溪谷 上溯回到一開始下切的工作路
14:36 回到一開始下切的工作路
往前走沒多久
14:42 發現沒路 看看圖資 在很陡的陵線下方
往前正是等高線比較密的地方
想要腰繞過2203峰
沒有路怕往前會卡住
只好從此點直接上陵
15:09 回到陵上剛好接上很陡的傳統路
直接爬上2203峰之後繼續走傳統路往霞喀羅古道方向
15:54 回到一開始進來時發現有叉路的地方
探探這條也懷疑是工作路會通往哪裡
結果我一下來就發現路下方有日治時期的酒瓶
後來跟著路方向往北緩下
一片芒草擋路前 下切到一條小短寬陵
曾老師發現有藍白帆布以及疊石平台
旁邊有著蠻多支醬油大瓶子與酒瓶
還有碗與生活垃圾
(兩支都是布引礦泉所生產的飲料,
而右側的是這次在新香杉山大溪97林班的不明(杣小屋?)工寮發現的碳酸飲料)
雖然有2支現在的啤酒瓶 或許是藍白帆布主人帶來的
因為也有它的廢棄衣物與鍋子
但絕大多數的垃圾是日治的~
後來發現這個位置 也在老五萬上有黑色點
我們在這個可能是日治時期杣小屋或工寮的平台四處繞繞
平台上還有條小路下到旁邊的溪溝
溪溝有水
果然是設立工寮的地方
由於時間關係
我們無法沿著這條工作路繼續往2203峰方向走
或許可以走通
而有伐木工寮 也有大量的伐倒木
或許
新香杉山大溪97林班的木頭在伐倒後
並沒有興建軌道來運送
16:56 回到霞喀羅古道上開始趕路
18:24回到停車處 石鹿登山口
新香杉山的軌道勘查就畫下句點~
我想沒有更多資料的參考之下 應該就是這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