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 星期五

20250228-0303 跟著愛山野女孩拜訪幸民溪與裏山支線以及倫子大大的避亞歪溪四個急曲線 D2

(D2 航跡google earth 北端朝西南)

 今天才是重點~

我們先去看一下上次在黎明有未走完的之字路

然後從海拔2450翻過去往北下  要到幸民溪線

結果在海拔2350先遇到一條橫向的軌道路

猜測可能是從黎明事務所延伸過來的軌道 還看到特別的遺構~

然後下到幸民溪線  看陸測圖資的尾端(結果沒有工作站)

(幸民溪線是1929年啟用)

然後反向走往避亞歪溪方向

然後再往避亞歪溪上游方向先把幸民溪上線接往避亞歪溪上游的路線確認

最後就是重中之重的急曲線4~1~

試圖想要理解八仙山案內圖上

與幸民溪上線銜接的那四個髮夾彎(急曲線)

為何會在避亞歪溪底這樣的走

雖然我們很認真地來回  反覆走動  過溪

但對於這條路線仍有非常多的困惑

只好等待倫子大大的更多解析了~

(八仙山案內圖局部 )
這次主要是為了幸民溪線的那個特別的U
還有避亞歪西北邊那四個急轉彎

(天還沒亮就開始走了)

D2 3/1

5:30 營地出發,從岩壁邊有路可以下去29K

5:43 林道捷徑上切點H2196上切

6:02 下到32K林道捷徑處H2217

6:07 疑似火藥水泥庫H2213

6:32 黎明前宿泊所下切,從宿泊所前走浮築路

走到黎明前  又看了一下林道下方的宿泊所,似乎清理得更乾淨了
下去平台下方看平台地基的駁坎牆還是很壯觀

6:39 浮築路邊有之字階梯路往上方林道

我們往通往黎明事務所的浮築道路走
才發現路旁邊有往上方的之字路被整理起來
或許是宿泊所房舍之間的連絡小徑~

6:45 從浮築路與林道相接點H2299,走之字道往下,遇階梯之字路

沿著浮築路  我們沒有往上方的林道走 而是繼續順著邊坡

因為 上次有條之字階梯路往下 我沒有去探

這次想看看 這條之字階梯路往哪裡

6:56 下到一林道H2246往前探

6:59 前還有路,但不想探折返,原路回

順著這條之字階梯路走  一路往下  還以為會走到水源之類的地方 

後來變成土路   然後有點崩塌的下到下方

發現居然是一條林道  而這條林道並沒有畫在經建或老五萬裏面

因為時間的關係 我們也沒有把它走完  就放棄回到34K了


7:12 回到裡冷林道,往34K走

7:16 34K林道下方不明工作平台

7:39 從黎明工作站前軌道路沿陵上切 H2337

(裡冷林道34K 要上去黎明事務所前的樹根與電線桿)
八仙山史話書上有一張"田上組"的工人與眷屬在黎明的舊照片
八仙山出張所的倫子大大有找到拍攝位置了
我們特地來看到底在哪裡,
原來就是這棵樹與電線桿阿~
好佩服倫子的鷹眼~
似乎裡冷林道的開通 真的把黎明很多駁坎與建築物都破壞了呢

8:11 翻2450陵肩H2437開始往北下切 

8:18 轉往西北陵H2404下

在看完了對比的黎明照片與現地對比  

也順便再次下去34K下方的不明平台之後

爬回黎明軌道層   直接沿陵線爬上海拔2450後翻北陵下往幸民溪線

陵線雖陡  還有枯箭竹  但不會難下


8:24 遇橫向軌道地塹地形H2357,輕裝左右探

(居然是個軌道路基)
下沒多久到2350附近   下方居然是個開挖地塹
一跳下去發現左右延伸似乎是軌道路
大家開始看圖資與海拔   
覺得這條軌道路或許可以通往黎明事務所
不過   愛山野女孩以及我之前也曾經從黎明那裏往這方向走
但因為有崩塌而無法繼續
我們輕裝開始走看看這條

8:39 軌道路旁疑似木架橋梁

(軌道路基旁 有個特別的木橋架)

沿疑似軌道路往黎明方向走沒多久
就看到特別的木架結構 
不太像是軌道橋梁(沒有橋架)
有點像是阻擋木頭的架子  
不知道在軌道運材路基旁會做什麼用處
有向倫子大大請教 
他說 應該不是軌道橋梁  但不確定是作為甚麼用 

8:44 遇岩壁路斷H2435折返往另端探

(遇岩壁崩塌  只好折返)
往前推  發現最後因巖壁崩塌而無法走
離上次愛山野女孩走過來的航跡 剩100公尺  差這100就接上了
因此 我們折返去看另一方向的軌道路況

9:06 漂亮的岩壁開鑿段H2359

9:09 遇溝路坍,對面為岩壁,折返 

(一段蠻美的開鑿岩壁)
往另一個方向的軌道路一開始倒木比較多
後面居然有一段開鑿的很漂亮的岩壁段
但走沒多久 也面臨到溪谷路斷  無法再走
而從樹枝間隙 看到溪溝之後還有岩壁
猜想這條軌道或許不容易整段走完  也不容易知道延伸到哪裡

9:23 重裝繼續往北陵下

9:30 往左修往西北陵下 H2303 

9:59 下到下方軌道路應該是幸民溪線 H2049,小休

10:07 輕裝沿軌道路往東走

10:25 溝前無路H2053 折返往反方向探

(下到幸民溪線)
很順利的就下到了一條平坦的路基  看起來是幸民溪線
這次從這條陵下來  是因為愛山野女孩這一段有缺  
所以改下這條陵  把後面的走看看
小休之後 我們開始輕裝往東側走 
但快到地圖上的谷線前   居然沒有路
拿出陸測圖資來比對  的確也是畫到快到谷線前

10:33 回到重裝處,看下方小平台,無任何遺構與瓶罐,重裝往西繼續走
我們走回重裝處  開始往西走  

10:41 有疊石的路基段 

10:52 鑽雜林,遇溝從平台邊緣下乾溝往上繞過 

(遇溝遇溝從平台邊緣下再往上繞)

11:08 上線與下線的交會處,下線有木橋,決定先走下線一段,一連串的木架橋~

(上下線交會處的下線有斷橋遺購)
沒多久來到上下線的交會處
這裡就是八仙山案內圖 幸民溪線有個U型的地方
意思是上下線轉彎
我們在現場 是看不出來軌道"轉專"這種空間平台
現場比較像是上線與下線匯集處
但不知道為何要有上與下方的兩條軌道線形成一個U型轉彎
以及延伸往東的那條軌道線又是怎麼與這個轉彎的軌道做銜接的
我們到現場 仍看不出端倪
只好等倫子大大來解謎了
愛山野女孩有走過這段上下線了  說下線比較多架橋斷橋可看
所以我們就決定走下線
但中間有斷掉 必須要高繞再走一段上線 然後在下切到下線

11:16 很高的岩壁開鑿段,上方有上線 H2030


(岩壁很高的下線  上面有上線 很近喔)

11:28 下線崩塌植披雜亂無法過,爬高遶H2027

11:43 往大樹旁高繞過後到幸民溪上線,上線路幅較小植披雜亂H2057

11:47 岩壁段,腳點小H2064

(上線有一段路幅很小的岩壁段)

因為崩塌 而且地形是岩壁  只好爬高   從一棵大樹頭翻過再爬到幸民溪上線

這段上線還不怎麼明顯  路幅較小而且植披雜亂

有段岩壁開鑿的路基很小   讓人懷疑起這條線會不會不是軌道路~


11:49 開鑿岩壁段 路幅正常H2067

11:58 陵尾下切往下線

(路幅轉為正常寬度)

12:04 接到下線H2036,輕裝往東去看剛剛崩塌的地方 

12:08 軌道橋斷路崩 ,折回

12:24 回到重裝處往西走

(回到下線後先往東走  看剛剛無法過來的崩塌)
從上線下切條陵到下線後  先往東去看看剛剛無法走過來的崩塌
才發現崩塌靠西側有架橋 而橋斷了  前方也是岩壁
所以是真的不好繞過來
折回繼續沿幸民溪下線往西
在八仙山岸內圖上  幸民溪線下面的軌道會過避亞歪溪
然後軌道往北走  然後遇到黎明下來的索道著點
一起由八仙山本線到斜頭角轉伏地索道
 
上次從清水台走到黎明時都沒有發現
這次就是要看到那座架橋

12:28 下線遇避亞歪溪的斷橋東段H2037

12:31 下乾溝走到斷橋西段,接八仙山本線,拍照看斷橋

12:39 沿左岸,往避亞歪(????)溪上游走

(軌道斷掉處就是橋梁)

(橋梁是三根大圓木構成)
沒多久就看到開挖的地塹以及地面邊緣的樓空
原來 大木橋已經倒垮掉落溪床
剩下三根大圓木插在軌道下方路基裡面
(橋梁倒坍在溪床上)
這裡的避亞歪溪床是乾的
但雨季應該有水 而且溪床往下游一點就是瀑布落差呢
不過現在沒水  我們可以輕鬆地下到溪床過去看另一邊
(西側的橋基)
在靠近另溪左岸的橋基下方還有疊的整齊的木頭做為支撐
我們爬上去看  到底是避亞歪溪線的哪裡? 怎麼沒注意到幸民溪線的橋呢
(溪左岸架橋處)
一上去就發現 原來是這裡啊~
我猜 因為有點小爬升 下來到這一處小轉彎不會注意溪邊下方的木橋
因此會錯過幸民溪下線銜接處


12:51 左岸溪邊被剖半的巨木,之前的岸邊有平台H2066,上去繞了一下沒有東西

(剖的平整的大巨木)
從左岸的路繼續往上游走  右手邊上方有平台
但沒有甚麼遺構與瓶罐
倒是路的盡頭靠溪側有根巨木被剖一半 鉅痕非常平整
從這裡 我們過溪往溪右岸走
因為愛山野女孩上次走對岸 發現之字路

12:53 到溪右岸的平坦路,是條之字路的起頭,

最後通往幸民溪上線,旁有平台,有酒瓶罐,沿之字路走一段

(溪右岸平台有寬大的路  一路之字往上)
這裡我很眼熟
因為兩次到這裡都有看到對岸寬大的平台與道路
但總是因為要往黎明或趕路去38K而無法去確認
這次 愛山野女孩提起這裡
我才又想棄老是沒進來探探
原來 真的有條大路
而且一路之字上去
佩琪說  這條之字路有好幾個轉折  最後會接上幸民溪上線~
耶 ~若最後的轉折會與幸民溪上線銜接
那就符合了八仙山案圖的畫法
幸民溪上線會接避亞歪溪線然後接里山支線
但這之字路靠溪側只有平台並未沿著溪谷往上游走
而平台上的確有部分酒瓶與玻璃碎片
顯示 有日本時期的使用
但之字路靠溪邊時就結束沒有往上游的路底
因此 我們就順著之字路往上走看看  



13:00 之字路折往上,也有條路往前,我們先不跟著之字路,先往前走看看

13:10 因路沒有上方清楚,上切到上方路並往回(幸民溪線上線方向)跟一段

13:14 右邊匯入一條路一起往幸民溪線方向(回程再看看)

13:15 路基裏有圓木架,很像是穩定路基用的

13:16 遇到接往幸民溪線的之字路轉折,繼續走一段,想讓航跡接再一起~

13:20 快到幸民溪上線的起頭,決定折返往回走

13:25 回到13:14有路匯入的地方,欣恬走上面的路,我走下面

(航跡)
我們應該是走到 幸民溪上線接往避亞歪溪線的軌道
然後繼續往避亞歪溪上游的方向走
但路又分成上下兩道
我繼續走
而欣恬走上層  她腳下路的高度只不過比我高一些
此時我才發現  耶~她那一條的路基很明顯有疊石呢

13:29 欣恬走的在上方路有疊石路基

(懷疑上方才是幸民溪線延伸過來的軌道路),

我則繼續往前,但前方有崩塌

(欣恬腳下的路基有疊石)

13:31 前方崩塌無路基(欣恬走的那條也遇崩塌)大家各自繞過

13:39 我則是接上一段林道(溪左岸就是避亞歪溪底聚落區),

左上方有開鑿的地塹地形,懷疑是軌道路,

腳下的林道與軌道路會合而唯一往避亞歪溪上游,

繼續沿此路往上游走

(上方的路 是有開鑿地塹的)
看著欣恬也是繞過崩塌 從地塹那條軌道出來  
而避亞歪溪底聚落就在溪對面
我們繼續走  就遇到輪子大大拍攝的急曲線4的位置了

13:48 遇倫子大大拍攝的急曲線4的地方H2106,

大家花時間比對~上方也有條路,決定由急曲線4反向找急曲線3~1

(急曲線4)
倫子大大在去年把避亞歪溪幾個急曲線繪製出來
主要都在避亞歪溪右岸上 轉折
我們是從繪製路線在google earth圖上來找看看
急曲線4是比較低的軌道位置 
所以  我們就打算從4開始往回找找看  
往前走一些   發現上面有條路  而我們腳下的路底並沒有很明顯容易判定
而且兩路之間的邊坡有點崩塌
也因此 我們只好上切到上層 想要沿著路往下游走看看 

13:58 從急取線4往前走一點之後往上切到上面寬大的道路,

再往下游方向走(我們猜是往急曲線3的路)

(走在上面的軌道路 下方軌道路是急曲線4的拍照位置)
走在上層的疑似軌道層 還可以看到下方的急曲線4拍照的地方
順著往下游方向走  就遇到了拍照點3的那個樹頭

14:15 遇到輪子大大的拍照點3 H2132,繼續走
(拍照點3 H2132)
慶幸我們有猜到  走上了對的方向
若如此  往下繼續走
就能走出急曲線3的位置 找到那地個轉彎

14:19 遇到路崩植披雜亂,無法前進,猜測也是倫子大大標示的崩塌點,

不能繼續走這條軌道往急曲線3,只好沿這條往回走了(往上游)

(經過一段開鑿岩壁的路段)
(遇到沒辦法過的崩塌)
還很高興的跟著路  遇到了一段岩壁開鑿漂亮的軌道路
沒多久就遇到崩塌了
而崩塌的位置下方也是從幸民溪線延伸往急曲線4走的時候有遇到的崩塌
我們試圖想要繞過  
但植披與地形都無法克服  
只好退回反方向走     想要找急曲線2與1
此時的位置高度與急曲線4的位置已經超過10米了
(事後我覺得  或許應該從地塹那裏找路上來)

14:33 來到每次都會經過的疑似軌道路段(有枕木)
(每次都會經過  有枕木的軌道路)
經過拍照點3的位置再繼續往上游走 
會下到這條每次都會經過的 有枕木的軌道路
2022年第一次來黎明到避亞歪溪底聚落時
經過這條就覺得是軌道路

14:37 順著這條兩側高起中間低的疑似軌道路往溪邊方向走,

但靠溪邊平台都沒有看到疑似橋梁的結構,

只好過溪,朝著上游的溪左岸樹林裡找拍照點2

順著這個中間低的軌道路 往前走  
最後因為倒木阻擋 只好爬上靠溪側的土坡走
繞過倒木堆
可以發現軌道似乎朝著溪床方向   溪床根平台之間沒有很高的落差
這一段 避亞歪溪根本就快要與路邊的平台差不多高了
我在靠溪側的平台邊緣找看看有沒有過橋點
都沒有任何遺構
只好過溪到左岸
愛山野女孩上次走溪左岸時 有看到一段軌道路基
 也就是拍照點2的軌道路

14:46 溪左岸樹林裏面的拍照點2 H2143,也是兩側高中間低,

有枕木的軌道路,繼續沿著軌道路往上游前走

(拍照點2)
我過了乾溪之後  左岸都是一片淺草坡 無法感受到軌道怎麼走
往上游有片樹林     軌道穿越樹林地
是拍照點2

14:49 出樹林地  一片草地腹地

出了樹林之後又是一片草地 
剛好有倒塌的木架帶固定釘  部分埋在草地部分露出
但溪床與草地比較分不出來  
所以我無法判定是否是有木架枕木的軌道在腳下
往前走在草地上有一叢叢的草或乾枯的突起  還有凹陷
感覺很像是乾季溪底的草地
而又寬又大片的草地就這樣往前延伸  
讓我以為像是軌道般的路基 兩旁都是樹林
左側(溪右岸邊?) 有條我們會走的林道延伸到裡冷林道29K

(溪床或是一般草地)
這當我再來回踩踏 想找尋軌道路基的時候
佩琪說 找到之前看到的  有枕木以及固定螺絲釘的橋樑

14:57 佩琪說找到軌道的過溪橋梁

(被草覆蓋的倒塌橋梁)
這個過溪用的橋樑就倒在拍照點2沒多遠 
軌道一出到草地就左轉到這崩垮的橋
角度真的很彎曲  
我們決定跟著橋走到溪右岸的寬大林道
我們按倫子大大的繪圖
軌道走橋樑這裡是急曲線2   
然後過溪到右岸跟著林道往下游方向
依照這樣走下去應該會遇到急曲線1
這條林道很寬  我以為是戰後開設的林道
而走在林道上就可以看到上面有兩條路
(因為  其中一條很窄的我有走過)
這條林道是可以走到14:37的有枕木的軌道路的
但可以發現  右側靠山壁側是一片平台
我之前有上去這個特異開挖的平台
那時候覺得特別  而平台邊有條往上游方向的路(最後可以下到林道)
但這次我們要找急曲線1  
軌道應該要右轉彎而上
所以  我到這個平台邊的山壁側找看看
才發現其實有開挖的地塹
往更裡面走才發現地塹地形中間被小崩塌掩蓋
但後面延伸出去是條往裡冷林道方向的軌道路
當我回頭在看這個地塹時才發覺是急曲線1的拍照點

(地塹地形  前面左轉是往裡冷林道方向的軌道路)

(回頭站在小崩塌上面看地塹  是急曲線1的拍照位置)
原來  林道(軌道)右轉爬上平台後再右彎向山壁側的地塹
然後出地塹後稍轉左往裡冷林道方向
然後平行於下方林道  在林道上方高度不到10米
這個轉彎的曲線比較容易理解 而且看的出來

15:35 從急曲線1開始往上游裡冷林道方向走

15:51 小崩塌之後看到拍照點1的位置,繼續往上游走

(拍照點1  H2168)
軌道一直與下方林道保持著高度差  一路往裡冷林道29K方向走
軌道路基似乎有點下凹不平整  而且經過一處小崩塌之
找到了倫子大大最後的拍照點1
有了這個照片確認我們有走在大大繪製的軌道路上
繼續順著路往前應該會到避亞歪溪線最大的鞍部聚落工作站

(跟旁邊林道很靠近的接一起)

15:57 離旁邊的林道很近幾乎接一起(就是常走的那條主要林道)

16:03 進入避亞歪鞍部聚落前面的平台過溝後世土石流崩塌衝出的垃圾區

(避亞歪溪鞍部聚落  大量的瓶罐)
順著下到了林道  就離鞍部工作站很近
很好笑的是這個工作站要不是土石流把瓶罐衝出來掉到林道上
愛山野女孩跟我們都不會發現
所以大家在這裡又四處看看撩起工作站被發現的有趣事情

16:21 離開避亞歪鞍部聚落,結束急曲線的拜訪,往裡冷林道29K走

16:30 從29K旁的支線爬上去到上方林道營地C2=C1

離開工作站聚落 往裡冷林道29K走 

出來之後再叢林到旁邊小斜坡道往上走 穿過芒草巖壁崩塌

就回到林道上的營地了

花了11個小時來循著輪子大大的繪圖路線 看急曲線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覺得第一個急曲線最能感受到彎曲的軌道

而其他的我們比較看不出來 

或許是轉折太大了

不過仍驗證了八仙山按內圖的畫法

倫子大大有解釋說  因為坡度地形的關係才會有急曲線的出現

而我跟愛山野女孩們都想問問日本人  

為什麼不用一條軌道 然後集材機下到軌道呢?

這都是後人在看軌道與伐木而事後推論吧


阿~對~還有D3 的裏山支線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50628-29 機遊新太平II-白糸索道上平發送點、白糸著點,舊白嶺索道發送點,白糸軌道、新白嶺索道發送點、蘭台著點

(借用李瑞宗老師書上的簡圖來呈現四個索道頭:  上平  白糸  "(新)白嶺"  蘭台  還有一條白糸軌道與上面的房子表示聚落) (借用李瑞宗老師書上的  1940 太平山觀光順路圖 イギリ溪線接到舊白嶺索道下到著點經由一段鐵道到 中間(中 ノ 平) 這裡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