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松鶴爬升)
往往經過避亞歪溪到黎明
總是匆匆經過看著對岸明顯的道路
但就是沒有安排時間走探幸民溪線
避亞歪溪兩岸總是感覺有好多條路可以走
而加上八仙山出張所的倫子大大探訪並繪製說明了避亞歪溪四個急曲線
覺得應該要來走走
感謝愛山野女孩帶領
謝謝八仙山出張所的倫子分享
讓我可以走訪這裡的軌道路線
雖又多了新知 但也增加了困惑
或許這就是探索的樂趣吧
( 沒上班的優點 D0就來久良栖)
為了避開228難搶的火車票
前一天先到久良栖(松鶴)
久良栖的日文較早期的稱為クラスワダン(奇拉斯瓦旦)
另一個就是クラス~
久良栖原有1911年討伐番社之後將附近的南勢群移住線界內
Salamao事件之後 也將梨山附近的泰雅族人移住到久良栖監控
而八仙山伐木初期的木頭運送
久良栖是木馬道 滑道(棧手)與滑台(修羅)運送木材的土場
再利用大甲溪水來流放到下游土牛
中後期之後 則有鐵路
久良栖與佳保台之間
以及久良栖到土牛之間的運材軌道
之前一直搞不清松鶴一溪跟蛇木溪
我覺得一溪是クラス溪 蛇木溪依該是リトク溪支流
(以前的久良栖車站)
久良栖車站現在切割成兩戶民宅使用 米色鐵皮屋是後來居民增建的
住在車站的住戶大姊跟我們說 以前的軌道就在現在的馬路上
而對面陵線上有電塔的那個位置有流籠.....
(但她說那是佳保台的時候,我心理就有點懷疑弄錯了)
而那條有電塔的陵線 就是北松鶴上八仙 也就是我們明天要爬的路線~
松鶴的林場巷 原本是日治時期的林場宿舍
戰後也做為服務於林場員工的居所
右邊是 以前日本主管的宿舍 有庭院
而左邊林場巷旁的一整排 主要是一般宿舍
有關於林場巷的建築群功能 八仙山出張所的倫子大大有調查並繪圖
(1916 蕃地地形圖 局部)
爬八仙山的100種方法裡面最有名的其中1種就是這條陵上到3.1K~
我是第一次走這條陵~愛山的佩琪說
番地地形圖上有條虛線
不知道是否是隘勇線
看了安睎老師的書也是畫這條路線上八仙
所以 D1 我們先從久良栖從番地地形圖北松鶴上3.1K傳統路
然後找找那延伸往蛇木溪工作站的輕軌道路
海拔2200再離開傳統路線沿著番地地形圖的虛線到地圖上的八仙山
再走經建上紅色的未知林道下到裡冷29K上方紮營
感謝阿超大大曾提供我這張圖資
圖上畫的是蛇木溪事務所下方是八仙山警察官吏駐在所
是有條之字路從久良栖警戒所通往工作站的
而且還畫了"虛線"要通往另一個"警察官預定地"
(斜頭角八仙山警察官吏駐在所?)的輕鐵軌道預定地~
我們D1 想要找找有沒有輕鐵軌道
而 這條之字路到底只是傳統山路嗎??還是隘勇線?
還是有特別的道路?
XXX
實際行程記錄
5:36 登山口出發H740
6:16 疑似隘路據點的2電塔平台H1001
6:53 遇橫向木馬道H1225
7:04 吳政憲老師書上C點木馬道平台H1288
發現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製酒瓶,碗與其他酒瓶玻璃
7:54 寬陵上不明疊石隔間墻基,下去北側平台發現有藍白帆布H1533
8:44 右側路邊延伸出去有不明開挖的平台H1720
9:02 接八仙山主道3.1K 小休,四處繞繞9:16 出發
9:53 海拔1990路邊上切發現有橫向開挖地塹的路,沿路往西側走
10:01 路斷無路H1987,往回走
10:11 從路邊爬上平台發現有啤酒瓶2隻kabuto beer
與三矢清涼飲料,
發現傳統路經過在下方,下切回放包處~續走傳統路
10:23 懷疑取水路是軌道路,放重裝探取水路 H1996
10:28 取水路基斷H2000,折回~
10:33 重裝繼續走傳統路
11:00路邊樹幹有礙子(但位置很矮)H2156
11:08海拔2200 離開步道延陵上切,但都沒路徑
12:15 海拔2372的日治時期木柱,猜測是樹靈塔
12:44 陸測圖資上的八仙山位置,有木柱H2393
12:58 下切到不明林道H2433
13:04 鞍部林道三叉路H2315,右往裡冷29K
13:20 林道小崩可橫過H2272
13:40 林道底紮營H2197,下方為裏山支線與罐罐平台,
更下方為裡冷林道,林道左側岩壁有路可以下到29K林道旁
14:16 輕裝出發取水,下切到裏山支線罐罐平台,
再從平台往下切到裡冷林道
14:47 27K工寮水源下切點H2034,下切
14:54 小溪取水H2026,15:02 直接取水處上切,15:05 回到林道,往29K走
15:30 回到裏山支線罐罐平台下方,直接上切
15:39 回到林道底營地C1
(5:51 第一個電塔處)
5點半從登山口開爬爬到第一個電塔的時候沒有辦法看出有沒有流籠
但下方的松鶴的燈火很美
(6:16 疑似隘路據點的2電塔平台H1001)
(7:04 吳政憲老師書上C點木馬道平台H1288)
一直沿著陵線很陡的爬升 中間有遇到好幾條橫向可能是木馬道的路
到了海拔1290附近 有個平台與橫向的道路~
這個1290平台是吳政憲老師書上的C點平台
書上說 這個平台應該是木馬道交會轉換的平台~
特別的是 這個平台邊坡居然發現有啤酒瓶 磁碗盤
其中還有磨砂字體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的酒瓶 很少見~
到底這條陵線是初期的伐木區域運送路線 還是隘勇線呢???
那南松鶴的蛇木溪工作站那條只是工作路嗎?
(磨砂字體的大日本麥酒株式會社的酒瓶)
(7:54 寬陵上不明疊石隔間墻基)
一路爬到海拔1530附近的寬陵
地上好像有石頭堆疊的房屋牆基
因為懷疑是隘勇線 所以四處繞繞看有沒有甚麼線索可以證明
結果只找到東北側平坦平台上有藍白帆布藏在樹洞下
地上留有生鏽的鋸子與草刀
不管是甚麼線 只要是平台 有人就先來布線XD
(9:53 海拔1990路邊上切發現有橫向開挖地塹的路)
接上了海拔1820的3.1K傳統路 四處找看看仍沒有輕軌道的路基
只好繼續走傳統路往上爬升
大概經過4K爬升到海拔1994附近時突然看到路邊坡上方怪怪的
爬上去看才發現有條開挖的路
因此就輕裝跟著路來先往南走~
往南繞的時候 發現左手邊上方有個平台 想說回程再來看~
沿著路走了10分鐘,後面就崩了
只好折返回去看平台與另一端
(10:11 從路邊爬上平台發現有啤酒瓶)
回到平台下方
爬上去平台才發現沒有甚麼建築物遺構
倒是有日本時期的無字酒瓶
另外還有一瓶Kabuto beer與三矢的清涼飲料
(平台下方有道路 傳統路在更下方)
發現的路繞了這個平台 一圈
更好笑的是傳統路居然在更下面一層 很近
都可以看見山友在下方走
後來發現 平台下面的開鑿道路會跟傳統路接一起~~
而再往前就是取水路
上八仙山的路則在叉路口上切開始陡上了~
所以 取水路以及平台下的路會是輕鐵軌道嗎??
回來之後請教阿超大大~
好像覺得有可能~
但因為無法繼續往前走而不能確認~
只好要從蛇木溪工作站方向來找尋
但愛山野女孩們找過 我這次下山又再找一次
還是沒有任何線索阿~~
10:23 懷疑取水路是軌道路,放重裝探取水路,可惜走一下子就崩塌
應該很久沒有人來取水 路快變成廁所路
我們繼續往八仙山方向爬升
經過海拔2156的時候 原本要從這裡開始離開傳統路走陵線
但發現路邊的樹幹有礙子而且連綠兩個
所以暫時先走傳統路
11:08到了海拔2200 我們才離開傳統步道沿著陵線走
原本以為可以在陵線上看到隘勇線的一些路基
但 鬆軟軟的路 沒人踏過的痕跡 以及有夠陡的落差
真的讓人不想走
總算沿著陵線走到了八仙山與東八仙的傳統路上
有人在走的路徑好走多了
12:15 海拔2372的日治時期木柱,猜測是樹靈塔
過了最高點 來到2372有個石頭基座上有四方型的木柱
在日治時期 遊人登八仙山都會來拜訪樹靈塔
除了八仙山的樹靈塔 黎明也有一個
後來 確認是在神社旁邊有個石頭基座就是樹靈塔
而這個木柱的位置與番地地形圖上的八仙山很近
或許也算番地地形圖上八仙山
(12:44 陸測圖資上的八仙山位置,有木柱H2393)
再往前走 下一個山頭 也有木柱
這個木柱不是正四方形 而較扁
旁邊也有破掉的酒瓶
位置就是 陸測圖資上的八仙山
旅人登八仙主要都在1920年代以後
我想 日治時期遊記上的八仙山木柱應該就是這一個了
(12:58 下切到不明林道H2433)
繼續走往東八仙的路 然後下到一條不知名的林道
後來看經建地圖 發現這條紅色虛線的林道會往東八仙前面的鞍部
(13:04 鞍部林道三叉路H2315,右往裡冷29K )
鞍部左側可以上東八仙 右側是往東南腰繞到快到裡冷林道29K處
但 林務局的網站裡沒有說明這條不知名的林道是何時興建為了甚麼用途的
我們就順著這條不知名的林道漸漸往東南繞
這條林道很好走 只有一兩處小崩塌
(13:40 林道底紮營H2197)
還不到2點 我們就到達林道底 可以紮營了
而下方的軌道就是裏山支線
軌道層下方有一層平台 有很多酒瓶與生活瓶罐
更下方就是裡冷林道 但還不道29K的三叉路
這層林道往左側芒草岩壁旁雖然是崩塌 但有路可以下到裡冷29K的斜坡道
我們打理好營地
14:16 輕裝出發取水
直接就下切兩層到裡冷林道往27K方向走
14:47 27K工寮水源下切點H2034,下切
(27K水源)
15:39 回到林道底營地
而這次兩天都住在這裡~所以直接拿了兩天份的水摟~
明天才是本次的重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