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5日 星期六

20250228-0303 跟著愛山野女孩拜訪幸民溪與裏山支線以及倫子大大的避亞歪溪四個急曲線 D3~D4

裏山支線是從避亞歪溪鞍部聚落延伸過來繞道八仙山南陵下
畫在八仙山案內圖上與老五萬上面的黑色虛線
有別於裡冷林道以及經建三上面的林道(紅色虛線)

(1932 江崎悌三 臺灣採集旅行記第二回 )
畫八仙山區的概念圖
裡面有裏山支線
奇怪的是   有黎明到避亞歪西鞍部聚落的森林鐵道
而且還與裏山支線相接
並超過八仙山南陵延伸到南邊的バイバラ山(眉原山,也有工作站)~
不知道是不是誤畫錯標??
然後幸民溪線有畫小圓圈  難道有工作站嗎?(事實上我們沒有看到)~



(D3 航跡 綠色)

這個行程只要3天輕鬆愉快~

是因為火車票實在很難訂跟擠  所以D3 我就多待一天在蛇木溪工作站~

D3跟著愛山野女孩繼續走裏山支線~

這條支線很優質~

更值得開發出來作為八仙山軌道旅遊路線~ 


D3 (0302)

6:25 林道營地下去裏山支線軌道層出發

6:45 開鑿岩壁H2189

7:01 可見下方裡冷林道與展望玉山能高陵線日月潭H2197

7:15 軌道上有維修洞H2191 

7:20 一段長駁坎路基段 H2203

7:29 第二段長駁坎路基段 H2199

7:38 進入芒草大斜避開鑿段 H2204

8:00 里山支線工作站平台H2214小休

8:25 出發繼續走

8:27 軌道地塹 3 H2223

8:40 八唐縱走叉路前,上方平台散落酒瓶H2238

8:42 八唐縱走傳統路 H2230,走傳統路往八仙山方向

9:08 八仙山主峰H2372,與愛山野女孩道別~我們下蛇木溪~

9:38 流籠頭叉路口H2306,往南松鶴蛇木溪方向下

10:38 蛇木溪工作站C3H1790 四處找輕軌道路基,但沒有結果~

在營地下方的裏山支線因為裡冷林道的關係而被破壞

但這裏的軌道下方有一處平台

上面有許多生活瓶罐以及廢棄磚土

雖然被落葉蓋滿   卻覺得此平台生活人數應該也不少

但卻不知道是甚麼工作站  找不到資料~

這個工作平台小聚落離避亞歪溪鞍部聚落很近

並且在裏山支線軌道下方  

到底有甚麼文獻可以支持這裏有個工作站呢??

(出發沒多久就有顆壯碩但無枝葉的檜木)
裏山支線從29K上方開始銜接到八唐縱走傳統路
慢慢走大概2個小時    沿途的軌道路好走
不時有漂亮的路基與開鑿岩壁
我覺得可以取代無聊的裡冷林道
缺點是一路沒水~

(6:45 開鑿岩壁H2189)

(7:01 可見下方裡冷林道與展望玉山能高陵線日月潭H2197)

大概半小時之後有個景點可以看到最後一層是玉山主峰
往左才是能安陵線~
前一排是治卯~
陵線中有白色的部分是日月潭呢~
為什麼日治遊人在黎明宿泊所可以看到日月潭而不被關刀,守成大山擋住呢??

(7:20 一段長駁坎路基段 H2203)
裏山支線 有兩段蠻長的路基 疊石跌得很漂亮


(7:38 進入芒草大斜避開鑿段 H2204)

(一長段的大斜壁)
裏山支線有好長一段岩壁開鑿或是大斜壁的路段
尤其是大斜壁路段可以把芒草砍一砍的話
那是也肯定是超讚的拉
 
(8:00 支線上的不明工作站平台H2214小休)


支線走到靠近八唐縱走傳統路之前有個平台蠻大的
這個平台遺留了軌道與滑輪
也有些許酒瓶與生活用品   但數量沒有那個在29K上方的平台多~
軌道與滑輪證明了這條運材軌道支線的存在

(8:27 軌道地塹 3 H2223)
支線上有3處開鑿的地塹地形   上面的照片是最後一個

(8:40 八唐縱走叉路前,上方平台散落酒瓶H2238)
其實與八唐縱走叉路快交會的時候
上方坡度也比較緩  有些零星平台上有散落的大酒瓶與碎片
雖然從江崎悌三的手繪圖上看到有把裏山支線化超過陵線還往南走到眉原山
但實際上 在交會處沒有看到軌道往前
不知道是否是  手繪圖錯誤的繪製了

(8:42 八唐縱走傳統路 H2230,走傳統路往八仙山方向)
接到了八唐縱走的地方
往上看才發現在哪裡   
而這條上八仙山的路走了4 次  卻沒有發現裏山支線
而裡冷林道25K 上來的林道支線也沒有畫在任何圖資上
 林業伐木的林道開拓的很多 很希望把它釐清出來

接上八唐縱走往八仙山的傳統路
之後一路爬上八仙山
我跟飛容就與愛山野女孩告別~
我倆在流籠頭下蛇木溪~再多待一晚~

(10:38 蛇木溪工作站C3H1790 四處找輕軌道路基,但沒有結果~)
我去蛇木溪營地是因為再次去看清楚有沒有運輸用的輕軌道路基
在蛇木溪工作往上面傳統路延伸的道路往另一側看
的確有些路的感覺
但這片山坡崩的嚴重
一小段有路之後就沒有任何路基感
或許   輕軌道並非設置在1800的蛇木溪工作站
或許   要在海拔2000那區域再次仔細搜索看看~


(蛇木溪工作站的夕陽)


XXXXX

D4 (0303)
6:21 拔營出發往久良栖方向H1790
6:24 石階梯數階H1785
8:18 浮築橋路段H1017,前方南松鶴山H1004
8:29 有駁坎的之字路但被拉繩捷徑切斷H906
8:36 離開駁坎之字路下切往涼亭, 有駁坎的之字路應該往溪谷方向再折回涼亭H877
8:41 涼亭H847,旁邊是大片腹地~走水泥路
9:05 下到松鶴二溪旁的公車空地(一天兩班),結束行程~


感謝阿超大大曾提供我這張圖資
但我找不到出處與來源
從大甲溪線軌道上(看起來圖上還不是大甲溪軌道年代)的八仙山作業所
大概猜測是1915年代附近的
因為 八仙山作業所是在1916年改為八仙山出張所並設立在佳保台

仔細看圖上畫了  蛇木溪事務所
下方是八仙山警察官吏駐在所(不是陸測圖資上的八仙山警官駐在所)
有條之字路從久良栖警戒所通往蛇木溪事務所
而從蛇木溪事務所還規畫一條虛線  
是通往另一個"警察官預定地"(八仙山警察官吏駐在所?)的輕鐵軌道~
這條之字道路到底只是傳統山路嗎??
還是隘勇線?
還是有特別的道路?


(6:24 石階梯數階H1785)
從蛇木溪工作站往下走 就可以看到好幾階的石階
其實蛇木溪工作站地形雖然陡峭 
但仔細看周圍好幾層平台
連傳統路上也應該是工作站建築物(因為邊坡都有被丟棄瓶罐垃圾)
而傳統路往下走一點也有平台 
或許真的是工作站與"八仙山警察官吏駐在所"很近
所以下山的傳統路才會有些人為道路的工法出現

(8:18 浮築橋路段H1017,前方南松鶴山H1004)

下到南松鶴山前有條浮築道路   周圍平坦 有幾個燻香菇的香菇寮 
上次來的時候還有找清酒瓶與破碎的酒瓶玻璃
難道  這條路不是日治時期就有的道路嗎?


走一段開墾地的路之後
走段拉繩的急陡坡
我才發現  這條拉繩直切而下的路 其實貫穿了一條之字道路
這條之字道路還有路緣與路基
然後沿著有路緣的道路  一直可以走到靠近谷線那裏
但登山路直接下去道涼亭~

對於從南松鶴山下到涼亭前的路
或許那附近有耕地駁坎  但有些路段是有疊石的而且還有之字延伸往下
只是被拉繩的登山路徑給切割破壞
難道不可能是隘勇線嗎
還是伐木時期有特別修過


有張台中廳管內蕃地圖(應該是1914年)
裡面畫了從久良栖上去八仙山的虛線
下到南邊的關刀溪~
這條應該是隘勇線的一段~
但這條久良栖南邊的陵線(南松鶴)
並不是蕃地地形圖上的那條陵與虛線(北松鶴)~
不知道隘勇線是否有改線嗎?
(台中廳理蕃史上的描述 )
從台中廳理蕃史上的描述
軍隊是從久良栖部落南方的陵線往八仙山行進的

(日日新報  1911 臺中隘路前進)
日日新報上所述 是從大甲溪左岸上游 
從久良栖社 往右邊陵線  
但右邊陵線應該也不是指北松鶴吧

不管如何  
其待更多證明來支持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50628-29 機遊新太平II-白糸索道上平發送點、白糸著點,舊白嶺索道發送點,白糸軌道、新白嶺索道發送點、蘭台著點

(借用李瑞宗老師書上的簡圖來呈現四個索道頭:  上平  白糸  "(新)白嶺"  蘭台  還有一條白糸軌道與上面的房子表示聚落) (借用李瑞宗老師書上的  1940 太平山觀光順路圖 イギリ溪線接到舊白嶺索道下到著點經由一段鐵道到 中間(中 ノ 平) 這裡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