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20250403-6大竹溪-吉姆勒姆-句奈山-七佳溪-下部落ladan-上部落-出舊白鷺 D1~D2

(D1 航跡)

舊古樓的下部落大多屬ladan家系的族人

主要後人大多遷移到土坂

而遷移過程不是一次到土坂 

其中 朱家(Tjakisufun)是先到句奈山東側的吉姆勒姆(tjimuljemulj)這個中繼站

然後轉到東高社 然後最後才是現在的土坂

因此每年都會經由吉姆勒姆再回去舊古樓尋根

之前 在內本路回家的分享會裡面曾聽過朱家後代的尋根分享

知道他們是從土坂沿著以前回家的路再回到舊古樓

因此在走完崑崙坳出金崙之後

想走一趟土坂族人回舊古樓ladan 的路線


(from 許功明 排灣族魯樓村的祭儀與文化)


參考航跡資料:

1. 20200428-29句奈東菱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2oH8DM1B/

2. 20240515-16 七佳溪上句奈山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3185599

3. 20250228 七佳溪上句奈山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63vk9bRCP/

4. 朱家尋根路線(from 阿茹) (感謝朱老師幾年前提供的)

5. 20250214-15溯源舊白鷺舊古樓出七佳溪(from 張光承)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66486209055006&id=100070808995903 感謝光承提供我航跡與紀錄

6. 20250218大武藏山走舊古樓部落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4256297#google_vignette XXXX

先參考了句奈東稜的記錄 走傳統路上句奈(有航跡參考)

然後從西北稜下七佳溪  

再從匯流口乾支流旁上切經下部落到上部落! (有航點)

沒想到出發前  政雯聯繫了朱連惠老師 

也剛好在我們前兩天出發

並提供了我們他們這次的航跡

而下句奈山前

又收到老師困在西北陵的消息因而

建議我們改從東北稜下七佳溪

還好順利完成行程  回來還一起開視訊分享!


實際行程

D1 (4/3)7:00金崙火車站~7:40土坂不懂生活園區產業道路H140出發

-7:47下大竹溪-8:59三溪匯流口-10:54奇卡法瀑布支流H393-

11:29 雄鷹之瀑H486,休30分-14:02爬溪床大斜壁H695-

14:24 句奈東陵登山口大營地H752C1


前一天我住在金崙的線織屋
本來想要拿羊角勾織來請教
沒想到火車訂不到早班可以早點來

4/3 一早 吃阿餓早餐點 因為她們6點就開門
順便包了雞塊當行進糧
7點  阿茹事前預訂了金崙唯二的計程車
包了兩台車到土坂
費用是1000(兩台費用   因為老闆第一次載  算錯了)
7點半就到了不懂生活露營區最後可以迴車處
開心地送走計程車老闆之後 整裝一下
就沿著產業道路走
沒3分鐘  一條明顯土路往上
一條往左
看圖資  往上的土路應該可以一路到下一條陵尾下溪
不過要爬高在下
所以我們決定直接走左邊很快就可以下到溪邊
好笑的是
出雜林就遇到水
(7:47 出雜林到溪床就遇水)
遇水沒問題  但這水穿雨鞋會濕
大家不想一開始就脫
只好沿著邊邊走  但雜林很卡
好不容易走出開闊的溪床邊
沒多久仍要面對過溪的問題
只好摸摸鼻子 脫鞋過溪了
(只好脫了)
還好就這一脫 
接下來都不用脫了
也因此又穿回雨鞋踢一整天

大竹溪原本日治時期叫大竹高溪
森林事業調查時有針對大竹高溪左岸做調查
但大竹高溪左岸與金崙溪南側的山區
其實有好幾個舊部落
比如 土坂族人從舊古樓遷移下來曾經居住的大谷社
還有設立警備道路到大里力社
可以從番地地形圖上看出

不過 這次我們D1要走到句奈東陵下方的營地
因此  大竹溪北側的舊社只能先放著

(8:14 最後有車道指標處)
大竹溪溪床很大  溪水又再靠左岸處
一開始走在溪床上靠右岸處 可以看到明顯的車輪痕
所以可以跟著車道走
也可以看見有噴漆的指標 
不過  可以開車的溪床路並沒有很久(不像金崙溪)
大概下溪處的下一條陵就不能開車了


(8:59三溪匯流口 )
走大概一個多小時來到三溪匯流口
右側有兩條大崩塌的溪谷
我們要往最左邊較小的溪谷也就是主流走

(蕃地地形圖上 大竹溪北岸的舊部落)
但 右側的兩條支流北側有著幾個舊部落 
蠻值得去拜訪的

10:54奇卡法瀑布支流
(10:54 奇卡法瀑布支流處)
從三溪匯流口之後走最左側的溪谷
經過有幾個大枯木倒插在墊高的溪床上
還有溪右岸有垂直岩壁掛著乾掉的瀑布水痕之後
會進入一處較大的支流匯入
支流叫tjikavak 
裡面有幾層瀑布
奇卡法瀑布是網紅景點 達仁鄉瀑布群
但入口處有個深潭 翻上去才會看到瀑布
因為這次主要是登山路線 因此沒人想要進入


11:29 雄鷹之瀑H486
(雄鷹之瀑)
溪谷向右轉彎
這裡稱為迴風谷
一轉彎往上爬就可以遠遠的看到如鷹眼般的洞流出一道瀑布
原來這叫雄鷹之瀑
瀑布下方的溪谷還有深潭
我們在此吃午餐小休30分

(12:13 左岸沖積平台)
大竹溪在這段區域雖然比較窄小 但其實沒有甚麼地形
但溪床寬大的地方  反而有大面積的沖激河階
有時高低落差很大
往往河階上的平台很好走 而且順順的就能夠爬上去
剛好不用走在溪床上

聽族人說 大竹溪是盛產毛蟹的溪
在靠近溪水的沙地上
真的有看到幾隻死掉的毛蟹
但都破碎斷裂  不知道是自殺還是人為他殺呀

(13:15 深潭有小魚)
漸往上游  但水量反而因為落差漸大而有深潭
一路往上游走沒看到魚
反而是上游的深潭才看到魚



(14:02爬溪床大斜壁)
月往上游的溪谷沒有變的窄小
水量集中  
因此走在淤積的河階高地反而好走
也沒有甚麼大岩石要爬
反而因為淤積河砂把岩石都掩蓋部分 落差也小了起來

(14:02 看向句奈東陵下的匯流口)
爬上大斜壁時以為下去會有落差
沒想到另一面完全被淤積的一樣高
順順的走下去才發現遠方的陵就是句奈東陵
也就是我們明天要爬的那條陵
因此 今天的營地應該在那下方

14:24 句奈東陵登山口大營地H752C1
(下層營地約2頂帳  旁邊高一點的長條狀營地約2頂)

(上層約1-2頂)
我們到標記大營地的地方約2點半
營位大概要小整理一下  不過都是沙地 很舒服
因為是匯流口   下層比較避風
上層風比較大
溪水往下走1分鐘  很方便
剛好族人也留下一些大柴給我們

營地打點好之後  去看一下明天要上切的陵線
過溪點也很好走
今天可以好好的放鬆一下
晚上煮了小米飯 作為入山祭告的東西
向這裡土地的主人與上天 祈求一路平安順利

XXXXX

(D2_1 航跡)
(D2_2 航跡)

D2(4/4) 6:04 營地出發-
6:11過溪-6:14登山口陡上(碎石坡有植物可以抓)H773-
6:25陵上有布條H916-6:49 陵上右側崩塌H934-
7:00-叉路口 放包輕裝去吉姆勒姆H953-
8:10回到放包處重裝繼續延陵上-
8:39瘦陵右崩壁H1043-
8:54寬陵上家屋有標配(養豬與芋窯)H1126-
9:55平緩好走的小空地H1371-11:33句奈池H1540-
11:39 句奈山頭H1554小休-12:00出發下西北陵-
12:39開擴斷陵往左樹林下H1337-
12:54開闊岩陵眺望大武藏,之字左繞走岩壁邊坡H1267轉北陵-
13:20進入小西氏石礫森林寬陵H1150-
13:22平坦樹林地H1150走東北陵下(決定不走西北陵)-
13:39開闊裸岩有展望H1064-
13:45 岩陵從右側之字下,坡面粉碎H1033(不要走左邊樹林)-
13:56 粉碎坡面之字下H1019疑似耕地-
14:04農用小屋旁邊都耕地H961-
14:17瘦陵上眺望溪谷上游的大瀑布H911有獸徑可以跟-
14:22 翻陵左側邊坡有獸徑斜斜下H888-
14:31下到河階上最高的平台H837,小休-
14:45往平台邊緣走-15:00拉植物陡下到乾溪谷-
15:06 全部人下到溪谷往下游走無水-
15:18 轉彎處溪谷開始有水了H770-
15:34 右岸高河階有疊石,從這裡下去溪床過溪走溪左岸-
15:51西北陵尾左岸河階平坦大營地-
16:04 過溪到大石下沙地營地H694 C2


(出發)
 6:04 營地出發   
下到溪床後過溪走主流右岸後再過支流
來到支流與主流交叉點的東陵下方河階

(上切點)

(上切點)
支流左岸沖刷崩塌的嚴重
所以是從交叉口的主流右岸這邊的河階往上切的
因為靠近支流
所以靠支流這邊也是漸漸崩塌
抓著瘦弱的植物 踩著粉碎的坡面 爬上去
比較陡峭不穩定的地方就繞進秘植物叢中爬比較安全

由於族人在我們前面  走過的腳痕明顯
還有折枝的痕跡
索性就跟著走 也就不管在地圖產生器上找到的航跡了

6:25陵上有布條H916
(陵上有布條)
順著路徑抓陵方向走
還看的到布條相佐  雖然陡  但不難走

6:49 陵上右側崩塌
(陵上右側崩塌)
走在陵線上  
發現右側其實是條谷線 這條支流也是崩塌嚴重
一路崩到陵上了
剛好在陵線上可以看到大竹溪主流往北 溪谷兩岸也多崩塌
難怪整條大竹溪床沖激河階那麼高

7:00-叉路口 放包輕裝去吉姆勒姆H953
(7:00 一腰繞的路往吉姆勒姆)
7點 來到海拔950的稍稍平坦陵上
這裡是往吉姆勒姆的叉路口

我們出發前聯繫上了朱連惠老師
發現老師早我們兩天出發走同樣的路
老師傳了她們的參考航跡給我們
因此才能夠順利地走到朱家從舊古樓遷移到土坂的中繼站-吉姆勒姆
因為是東遷時的暫時居住的耕地小屋
因此家屋的規模沒有舊古樓的大
但同樣在家屋會友祭祀的壁龕
旁邊會有養豬的空間以及轟芋頭的烘芋窯
一層層耕地的水土保持砌石駁坎
以及部落外的採石場
因此  趁著這次走句奈東陵的機會
也來拜訪這個東遷的中繼站

1120305朱繡琤畢業專題

Umaq 家屋的守護神

(進入吉姆勒姆的路基)



(如同羅馬競技場的耕地)

(一處有壁龕的家屋  才來尋根過)

(不同於舊古樓  養豬的小空間是獨立在家屋旁的)

(家屋旁的烘芋窯)


(烘芋窯 )

8:10 逛一圈之後回到放包處重裝繼續沿陵上
(8:39 瘦陵右崩壁H1043 )


(8:54寬陵上家屋有標配(養豬與芋窯)H1126)

(11:33句奈池H1540)

(11:39 句奈山頭H1554)
上到句奈山前 我們收到了朱連惠老師的留言
因為朱老師一行人走西北陵(原本也是要走此陵下七佳溪)
因為太晚上到句奈山
往下走時因為天色而走到不好下的陵線
甚至開繩才能走
不得不迫降
因此建議我們不要下西北陵
改在海拔1150附近轉東北陵下
也提醒我們務必要在下午1點前上到句奈山

而我們順順的上到句奈山之後
再度收到老師的訊息  
它們仍繼續走西北陵下溪 但開繩多次甚至垂降
才得以下到七佳溪

我們審慎的評估之後
決定改在海拔1150附近看陵線情況下東北陵

(12:06 一開始從句奈西北陵下H1510)

(12:25 一片白花霍香薊海看舊古樓)

(12:39開擴斷陵往左樹林下H1337)


(12:54開闊岩陵眺望衣丁山,之字左繞走岩壁走邊坡H1267轉北陵

(走邊坡)



(13:13 開闊陵線路 H1175)

(13:20進入小西氏石礫森林寬陵H1150)
剛好 要轉陵前的樹林是一片小西氏石礫森林
有平坦的腹地 可惜沒有水源
而朱老師它們也就是從此往西北下去大約海拔900附近遇地形而迫降
我們從這片樹林陵尾開始往東北切  
(13:30 H1115好走)


(13:39開闊裸岩有展望H1064)

大概到了海拔1064 
是個斷陵的岩陵   
左邊有數林 樹林有獸徑 很陡
右側開闊雖然碎石坡面    但右側可以下
只要之字的繞著下就可以

(13:56 粉碎坡面之字下H1019)
後來坡度漸漸沒有那麼陡了 
開始出現砌石疊石
才發現我們進入了耕地
(14:05 耕地與農用小屋)
耕地上還有一棟農用的小屋(不過  一直沒有看到家屋)
然後就緩緩地下到開闊的瘦陵 也聽見溪谷非常大的溪水聲

(14:17瘦陵上眺望溪谷上游的大瀑布H911)
此時都能看見七佳溪的溪谷
不過是上游的溪谷
因為我們走在陵右側的獸徑上
剛好開闊 因此看見上游有大瀑布
看起來超過10米以上呢

但陵右到陵尾的崩塌看起來非常糟
但這條獸徑居然非常的明顯
我想 這條路一定可以帶我們安全的下往陵左邊的緩坡在下到溪邊
(獸徑帶我們翻陵到左側的樹林斜斜的往下)

(回望後面的夥伴)

14:22  從陵左側邊坡有獸徑
獸徑帶我們翻過陵到左邊的樹林邊坡斜斜的往下走
有了樹林斜下邊坡就安全許多
遠遠的就看到下方有大平台
我猜動物們都是從這個平台跑上來吧

(下到大平台)

(看往平台溪上游方向)
14:31下到河階上最高的平台H837,小休
平台上到處都是山羊大便
看來 這條獸徑是山羊走出來的
還好沒有上岩陵峭壁呢
這片平台不知道是否是沖積的高河階
還是原本的緩陵被溪水侵蝕掉邊緣
我們小休15分之後
就往下游方向的平台邊緣走
一隻萌萌的山羊看到我們就跳下平台邊緣揚起一陣沙塵

走到山羊跳下去的地方才發現
平台邊緣離下方溪床真的有兩層樓高吧
(15:00拉植物陡下到乾溪谷)



(看上面平台)
我們找到植披多的地方
拉植物下切到下一層平台 
在下到溪床上
回望一開始看到山羊跳下來的平台邊緣
還蠻高的呢~
雖然剛剛看到上游有大瀑布
但這段溪床卻沒有水
所以走起來蠻OK的

(15:18 轉彎處溪谷開始有水了H770)
溪谷直到轉彎處才開始有水
不過不會難走
走在溪右岸的河階上 有發現疊石
後來才知道 
原來朱老師與族人是從陵上下切這個轉彎處的溪谷的
但看起來真的很難走又陡
不知道為何要選擇這裡下溪呢~~

我們回到台北後與朱老師視訊了
順便將東北陵的情況與下溪照片分享給她
或許下次族人可以選擇東北陵下溪

(溪右岸的高河階  與西北陵尾)

(有疊石  我們從這裡下去溪床 有沙洲 可以過溪)
15:34 右岸高河階有疊石,從這裡下去溪床過溪走溪左岸

(過溪到溪左岸)

溪左岸走在高河階上

(看到明天要上切的陵)

(左岸 高河階上較大營地 )

(16:04 過溪到大石下沙地營地H694)
高河階上有蠻大片的營地
但取水不方便
所以我們還是從河階下到溪水邊
剛好巨石下方有4頂帳的空間
而我就在左岸沙地上有一頂外帳空間
溪水淺淺的穿拖鞋也可以走
而剛好可以看到明天要上切的陵
而這裡有訊號(我的沒有)
雖然風有點大 
但半夜風也就小了許多
還好安全的下到七佳溪
明日就能從崩塌邊緣的樹林沿陵上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50403-6大竹溪-吉姆勒姆-句奈山-七佳溪-下部落ladan-上部落-出舊白鷺 D3~D4

  (下部落 ladan 的陳枝仔頭目家屋前庭的石板) 安全的下到七佳溪之後  第三天是我們這次行程的重頭戲 這次除了要再度到舊古樓之外 要從下部落的ladan區往上走回上部落 之前沒有好好研讀舊古樓部落資料 只繞了一圈上部落以及左部落 不知道原來還有下部落 在排灣族的遷移傳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