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7日 星期六

20230107~0109 luluku 異錄閣

拉庫拉庫溪北岸異錄閣社舊社清查實紀 https://youtu.be/bFmJEGHTHWM

感謝阿超大大的參考航跡


異錄閣社在清代就已經被記錄進去

在台灣通志稿上描述當時已開通的清八路線

並講到在秀姑巒撫墾分局管轄之下

有異錄閣社人數以及給予頭目薪餉

而另外日治時期 當然就是長野義虎橫貫中央山脈部分走在清八時的視察報告了

但其實   異錄閣社並非在清八上   很奇特 卻在的文獻上特別提出

 我想或許是因為 當時異錄閣社的人數 的確很多 

也因此會因帶領而進入這個社吧

看了調查隊的影片之後  跟實際拜訪  

的確  很驚訝很多疑似家屋的遺構  同時伴隨著圈養家畜的小空間呢

在整理了一些資料後發現

伴隨著移住政策 

漸漸也遷移往山下  因此人口數也就下降  社名也就沒有被標記在圖資與文獻上了  

(楊南郡老師報告P71)

 

XXXXX

異錄閣社遠自走日八的時候就店記載心了

走阿桑來嘎的時候仍無法確切的知道位在哪裡

只是聽小高跟鹿谷叔叔講哪裡有獵徑可以進去

走清八的時候經過Nas maya時仍期盼哪天可以拜訪

而到阿超大大還有調查團體進入  完成卓溪社與異錄閣社的調查

當11月去卓溪社與駐在所玉里山之後下山

順便繞去花蓮市文創園區看了文化局布農族舊社領域復返計畫成果展

會場撥放了好幾個調查舊社與傳統技藝的影片  下了決心要去異錄閣

立馬約原班人馬   

厚臉皮的向阿超大大詢問記錄與航跡 

風雨無阻地要完成北岸舊社的這個遺憾

感謝阿超大大體諒我的臉皮厚

也私下再詢問了花蓮的陳醫師  請他轉問楊頭前輩

可惜資訊沒有很多   仍謝謝陳醫師與楊前輩~

另也發現有隊伍走丹世給

因此 丹世給的路線也曾是備案 

從Nas maya進入之後  尤其是從丹世給陵線上的牛樟神木下切路

布條綁的很多   雖有些綁的怪怪 或許有兩條路 方向大致是下去溪谷

腳下的路徑也是清楚的  一路綁到舊社上方的陵線

感謝前人的布條   不知道是否是  楊前輩?

這樣可以有眾人的資訊  加上老天爺只有半天的小霧雨

到了下半天一彎進丹世給那邊的陵線

天氣轉乾放晴  老天爺似乎也感受到我的誠意

一切路徑都很安全跟清楚   

可以感受到這舊社是如此的寧靜安詳 世外桃源   

可以跟這裡的老人家 坐在前庭的石板上  喝一杯陳年的高梁  是那麼的開心

uninang~



 

實際行程

1/7 (週六) 玉里火車站~生薑園登山口出發-Namaya上面一點叉路腰遶-小水源獵寮

-丹世給陵-三叉牛樟神木-西北陵下切-帆布垃圾空地-牛樟神木-動物打滾平台-溪谷-上舊社陵-異錄閣舊部落區C1

 

8:00 玉里火車站出發~ 8:53 生薑原登山口重裝出發H970


還是請了鹿古叔叔幫我們做入山儀式 

鹿古叔叔也是跟調查隊伍進去異錄閣做調查 

雖然告訴我們路很清楚  只有翻過丹世給的陵下溪的部分草比較高

路的確清楚 就是看自己對路的感覺跟判定

從生薑園停車處我們就穿上了雨衣雨褲 在霧雨中腰遶往玉卓鞍部

這條路是上次去玉里山與觀景台走的腰遶路 

比起之前清八或阿桑來嘎的咖啡園好走很多

也因此  變成族人上去觀景台主要的道路了

 

9:17 玉卓鞍部H995 10:00 NasMaya 平台H1127小休5分,往上續走傳統路線

10:11 左手邊叉路H1125,離開陵線傳統路線,開始走腰遶獵路(有布條)

10:51岩壁小水源H1185,退回2公尺,右邊有上切路,左手路樹有砍痕,改上切走高繞路


到Nas maya平台後小休  沿傳統路往前走一點就會看到左手邊有條路 也有布條 

從這裡開始沿著獵路開始腰遶走 冷青草下的路底是有的 只要仔細看  布條零星存在

或許是霧雨的關係  霧下森林獵路走起來有點虛幻的美

畢竟是獵路 少登山客的拜訪 幅度是窄了 腳底板下的石頭也浮浮的

   快到小水源獵寮之前 路是直往岩壁小水源


 

(岩壁的水用滴的)

這個岩壁水很小   接水接得很辛苦  不過我們沒有要取水

獵寮其實在上面的平台  所以我們退回去一點 路在旁邊

然後看到路左側樹枝有砍痕  右手邊坡有往上走的痕跡  往上切

 雜林中可以發現前方較平緩  平台空地上就是獵寮 

在這個小平台空地 小休吃午餐~~

之後的路仍腰遶往丹世給的西南陵方向 


10:57上到小平台,獵寮,小休15分吃午餐 

11:30腰遶路改往上爬,爬上陵,陵上有斷頭樹頭再繼續腰遶H1220

11:48下乾溪溝後繼續腰繞路H1235

12:04 接上網丹世給山的陵H1203,陵上有三石灶生火痕跡,樹上掛了鐵製夾子,小休10分後沿陵下




(腰遶過兩次乾溪溝)


(看見丹世給西南陵)

過了獵寮之後 路線繼續腰遶往丹世給的西南陵  一路因霧雨而變得好濕

因此反而加把勁的往前衝  周圍一片霧茫茫的

回程時這段路因陽光灑下  變得很美

我們甚至發現來的時候錯過了一個平台  平台有藍白帆布獵寮

可能是山老鼠的營地呢

上到丹世給的西南陵線後  小休一下  雨勢也減緩許多  

按紀錄  我們延陵線走會遇到營地與牛樟神木

 

12:20陵右小腹地,有廢棄藍白帆布營地H1170

12:30 鞍部三叉牛樟神木H1145,拍照


(廢棄藍白帆布獵寮)

沿著陵線走  一下子就下到有廢棄藍白帆布的小空地  應該也是個獵寮

不過四周很髒   

小空地有點在陵右 我們又切回陵上繼續走 沒多久就可以看到紀錄上的牛樟神木


(鞍部三叉大牛樟)

這條陵上有林務局標示的好幾個牛樟  鞍部的這棵也是  

不過樹幹上綁著紅色的布帶  我回程時把紅帶給砍斷 

原本以為這顆牛樟已經很美  大家拍起網紅照片了

其實翻過丹世給的西南陵之後接往西北向的下溪路上還有一棵

 

12:39續走陵  

12:43 不續走陵,往右下緩平台H1121,有千岳布條,跟布條下往西北向的寬陵


(丹世給西南陵上準備往西北向  有布條)

(往西北向下去 有布條)

異錄閣社是要從鞍部下去丹世給西南陵北側小溪

然後再爬上小溪北側的短陵

這條短陵其實是被兩條拉庫音溪的支流小溪給夾起來

異錄閣社的家屋群就散布在這條短陵上

另外有部分家屋群在北邊的另一條陵上

所以水源不缺

從三叉牛樟神木繼續往前走一點  可以看到黃色的布條 

鞍部右手邊是往西北向的寬平台  

鞍部往前是去丹世給山

我們從鞍部往西北向下走  這裡寬闊

但其實沒有甚麼好渣營的空間 

樹林下的冷清草也蠻高蠻大片的 


原本以為  黃色的布條就此結束  沒想到從鞍部一路向西北綁下去溪谷

方向大致是西北向的下

同時也跟到有不同的路  只要往西北向好下就可以跟

 

13:01牛樟神木H1059,左手下方有大平台,有動物打滾泥池~

13:06下到剛剛看的平台前端H1041,小休去平台繞繞

路上也有顆大牛樟  反向看這棵樹也很大很美 

所以回程我們也在此顆樹拍起了照

(路上另一個牛樟神木)

繼續往前可以發現路下到一片小平台

我們便走深入平台底去繞繞  看看有沒有甚麼收穫

結果只有泥地有著動物打滾過的痕跡

(原始林 很適合拍照)


13:28 重裝出發,大致西北向下,跟布條

13:54轉陡下西北偏北瘦陵H832

14:00下到溪谷,倒樹邊岩壁下溪,過溪爬上崩坡上倒木邊小休H770

離開平台路徑有點往左腰遶再繼續往西北下

緩緩的從冷清草坡轉為蕨海坡

(快下溪谷的陡下)

然後快下到溪谷前  樹木較密坡度漸陡落差變大   

溪水聲也能聽見   就是要下溪了


(下溪 ) 

大石與樹幹之間好下溪

溪谷小小的水量不大   但溪右岸其實是片崩塌地

(溪右岸是片崩塌地)

而我們就是要爬上這片崩塌地再從左上方進入樹林

其實崩塌造成路徑坍掉,所以才往崩塌上面爬進入樹林

 

14:17重裝出發,爬碎石崩塌上切繞過倒木往樹林邊爬,有黃色千岳布條,樹林邊有開墾疊石

14:29小腰一下,眼前是個垂直岩壁到陵線H757,往右手側陡坡上切,

坡上有棵大樹掛了紅色塑膠袋,陡上後再往左橫腰就能翻上陵(有千岳布條)


(眼前有個大岩壁  往右陡上  )


(陡上的路邊有顆掛了紅色廢棄塑膠袋的樹)


(往左繞岩壁邊的小路)

從崩塌邊進入樹林後繼續腰遶

但其實可以看見前方有很大面的垂直岩壁擋路

而路徑往右的陡上  上方有棵樹還掛著紅色的廢棄塑膠袋 

 似乎像是破掉的天燈

這段爬坡又陡 路面又滑

好在一下子就爬上岩壁邊的小路

這橫腰路還開的真剛好

沿著岩壁邊的小路就繞上陵了  而這條陵的下方就是異錄閣社了

 

14:33陡爬後橫腰後翻上陵H803(接陵處有千岳布條),沿陵下(之後沒有布條)

14:38 右下方平台有家屋,放重裝先祭告一下,再延陵下避開家屋群H793

14:53延陵下到H727有腰遶往北的平台路,延腰遶路進入異錄閣主要建築平台扎營C1


(小路繞上陵)


(延陵下  但我們突然看到右邊平台有遺構 而切下去) 


(入社前  先做祭告吧)

這次入山前 有先向山裡的老人家講  我們一群人有誠意地來拜訪

  入社前遇到的第一間家屋   也按之前禮貌都先敬一杯  

然後在沿著陵線下到陵尾大概海拔700多  往右手邊較寬的平台走進去

就看到一片腹地較寬的平台  

幾個家屋遺構就散落在此開始   沿整片山坡一直往上散布著

由於 前面調查隊的營地遺跡很明顯  我們就在同樣的地方扎營


而扎營處 旁邊  有兩戶有較大前庭院的家屋  各自具有兩棵九芎在庭院裡

看起來是社裡比較大  比較氣派的兩戶  

 住在旁邊反而有種安全感  

 

15:41出發取水,經過平台尾端,方向抓北側溪谷,有條取水路下

(靠溪時落差大之字下切碎石邊坡到溪邊)

16:00下到溪邊取水H668 16:20原路回程

16:32回到營地


 

(從這片冷清草陡坡之字切下來的)

整理好了營地  我們沿著家屋前面的小路往北側的溪谷找路下

路算好認  但快下到溪谷的時候落差好大 植披又很糟  花了點時間才找到好下的點

最後之字再邊坡下切 才來到溪邊取水  第二天來拿水就快很多了

而第二天我們也必須要從這條溪過溪去另一條陵拜訪其他的家屋群


我們到舊社還算早  雖一整天下來天氣不佳 但下午之後天氣漸穩

來到舊社   卻給人很安心的感覺  真覺得是個好地方

不知道為何這裡有好多光禿禿樹幹的九芎   

泛紅的樹幹顏色  好像發光發亮般的溫暖

九芎也是族人喜愛來燒煮使用的好材

我們拿了一些前人砍下來的九芎 度過溫暖的一夜

 倒是  根本沒有注意 那長野義虎說的 很多的野生肉桂樹是在哪裡呢

 

XXXXX 

D2 (1/8) 輕裝去隔壁條陵的舊部落區C2=C1


 在調查隊的紀錄上有說  取水的那條溪北側陵上也有家屋群

而且 有棟疑似是1909年設立的異錄閣蕃務官吏駐在所

那是這區域除了卓溪之外  算早設立的三個蕃務官吏駐在所之一

早期的駐在所 都看不出規模  卓溪駐在所就剩個平台與淺淺的隔間地基

不知道異錄閣的駐在所是會長怎樣

所以早上我們先去看駐在所那邊

下午再回到營地  看營地這邊的家屋群

 

8:26 營地出發H793 8:49 到水源過溪走右岸H665

9:03因右岸遇岩壁不可能上陵, 又過溪到左岸平台,平台旁邊樹根有上切回營地的小路,回程再試試~

從平台邊緣走,看到有下溪路,而溪右岸前方有疑似路徑緩緩往下游走,

再度過溪到溪右岸,順著路徑走


(過溪先走右岸)

我們又再度下去取水的那裏  從那邊過溪先走右岸

結果沒走多久就遇到垂直岩壁擋路  又過溪走左岸

沿著左岸走一段  發現似乎有路可以回營地  因此想回程的時候走看看  

而此時 我們也再度過溪   溪右岸有較明顯的路徑


(從溪左岸再度過溪走右岸)

 

9:08 右手邊等高線較緩,且有岩石踩點路徑可上切陵線,決定從此點上切陵線H641~

9:16 順著冷清草陡坡中的隱約獸徑有點陡的爬升上陵H679,

來到此區陵線的舊部落區,先祭告一番後再延陵下去看疑似的駐在所~

9:28 有比較完整的圍牆以及平台,可能是駐在所H663,然後四處繞繞


此時溪右岸有條路  往前走那區的等高線沒有剛剛來的密  剛好又有石階踏點可往上走

就從此處邊坡開始爬   一樣在冷清草坡裡的獸徑之字爬升

一上去就看到竹林旁的石板遺構了


祭告介紹我們幾位之後  便在這條陵上四處看看

往陵尾走下去  比較大的平台 就是疑似駐在所的地方

其實也不確定是否是駐在所

只能說  有時會徵用舊社的家屋作為駐在所使用

而這間似乎有點像是徵用了家屋來做駐在所

(我後來請教了阿超大大  他們是這樣猜測的)





而疑似駐在所下方的平台有個很大的石頭堆疊的大圓圈 不是圈養家畜的那種

真想不出是做甚麼用的

(上下平台之間的引道)

(引道下方的駁坎)

駐在所靠南側的平台與下方平台之間似乎有著引道銜接

可惜雜草很密很高  我清了老半天卻看不出明顯的駁坎

或許這些遺構 讓調查隊的老師們推測是駐在所

長野義虎是由通事與布農嚮導帶領從異錄閣走到蚊仔厝社的

那麼 那條路況很差 沿著拉庫拉庫溪斷崖邊  失足就會掉下深谷的小路

(社與社之間的道路)

倒底是從異錄閣的哪裡開始走呢

我們沒有去找尋真是可惜呢?

(中原登山社的調查資料)


另一個謎 也是我們想要解的 

那是1906年

森丑之助帶著川上瀧彌從東埔翻過中央山脈走清八到大崙坑

與阿里曼西肯"不砍頭不相識"的那次

森丑在海拔8000尺的大崙坑社邊緣採集第一份臺東石礫標本

然後到了異錄閣社 又採了這份臺東石礫的標本

所以我們一直很想要找到那顆 森丑之助採集的臺東石礫

 

(from : https://tai2.ntu.edu.tw/species/306%20007%2013%200)


好不容易 這條陵剛好有蠻多橡實掉落的在地上


橡實的鑑定其實只看果實是非常不容易判別的

更何況 臺東石礫一直有鑑定分類上的問題 就是一直無法:

做為獨立種"臺東石礫"

或是分類歸為"子彈石礫"

還是"菱果石礫"

那到底  我們要用哪個的特性來找?

再加上 森丑之助在異錄閣採集的樣本 居然只有枝條與葉子

更何況 森丑之助的這個標本還有不同學者有不同的鑑定看法

(請見林奐慶-臺灣橡實家族圖鑑 P453)

那到底是哪種石礫?

在我們花了一堆口水戰討論之下 

我們以欣儀撿到的一串子彈石礫拍板結案!!

異錄閣的臺東石礫就此不再討論! 

 

10:50離開此區,由於有條疑似下溪的腰繞路很明顯,順著此路走~

10:57 腰繞路拉樹根落差下,但接下來的路徑路幅小,且邊坡垂直落差危險,

雖疑似有路可以下溪,但評估有風險而決定退回走原本爬上陵的路線~

11:09 回到溪邊,往上游走一點順便觀察剛剛危險的路線在岩壁上方的位置~


(一條有點風險的路)

回程時 要翻陵下溪時  學姊看到一條明顯的路 所以我們走了這條看看

 跟著路  路是沿著溪右岸高處往上游方向

沒想到就是我們來的時候看到的岩壁邊坡上方 

因為路幅實在小 而且如果摔下去就會GG 

因此我們還是退回去原來的冷清草坡比較安全下到溪邊

 

11:12 回到過溪的平台旁取水~

11:18 從平台旁邊的路徑上切,先腰遶芒萁海,最後從營地那條陵的下方,穿越竹林11:35回到營地


(這有風險的路在岩壁上)



(取水)


下到溪邊後 先看一下剛剛覺得有風險的那條路 到底是怎麼走的

真的是在岩壁上 還好我們沒有走下去


(取水處旁邊也有路可以走上去家屋下方)


取完水後 就從旁邊看到的上切點  嘗試走看看

而這條路也可以經過芒萁海還有竹林叢回到營地

經過芒萁海的時候可以看見對面新的大崩塌以及上阿桑來咖的陵線

那個新的大崩塌在佳心也能看到  看來腰遶到阿桑來嘎的社路越來越難走

 

我想舊社應該有許多道路下到溪邊取水 就看大地植物回收道路的情況

回到營地 小休之後開始以順時針方式繞整個山坡


(飼料槽?)

一直懷疑異錄閣怎會有那麼多人 

沒想到看一圈發現真的蠻多家屋遺構的 

而且蠻多家屋旁有圈養動物的結構  比起阿桑來嘎那個養雞小舍 

這個養動物的空間大很多 裡面還有疑似放飼料的槽

這樣也表示 供應很多人吃的肉食是足夠的


(清理乾淨後 baning 清楚很多)


(在屋子的四周角邊有著架床板木柱的缺口石板)


(坐在這棟房門口前庭 跟老人家喝杯酒)


我們在家屋旁撿到了兩顆柚子  雖然時間不對

沒想到這柚子打開後酸甜剛好 

感謝老人家的賞賜

至於 影片裡面那片充滿藝術風格的石版畫 

被安放在一旁  等待有人來鑑賞了




XXXXX 

 

D3(1/9) 異錄閣C2-延陵上-翻陵下-溪谷-上丹世給那條陵-陵上叉路放重裝-

輕裝丹世給山-回到重裝處延陵上-廢棄帆布空地午餐-叉路離開陵走腰遶-

繞下藍白帆布獵寮-獵寮小水源-NasMaya-生薑園登山口~玉里火車站

其實 異錄閣可以兩天一夜的

只是我們想要好好的來看看  所以安排3天  住在這裡可以慢慢體驗生活

今天要離開的時候 被一群野豬給嚇到   叫聲有點嚇人




7:00 營地H670重裝出發先腰到陵,被大豬帶小豬從陵線衝下來嚇一跳,才延陵上

7:25 陵上叉路H805(開始有千岳布條)翻陵先腰一段 7:28 有紅色塑膠布的坡陡下

7:37 從崩塌碎石坡下到溪谷H780,小休5分

7:41過溪從岩壁與倒木樹枝間爬上陵延陵開始陡上

8:00 陵上平台小休10分H825,接下來注意千岳布條與路底,大致抓東南向上

8:46 動物打滾平台上方的牛樟神木開拍H1041

9:00出發繼續爬升

9:16回到丹世給的陵H1141,放重裝,輕裝去丹世給山,延陵走

大致還是沿著來時路走

倒是因為路熟了 速度變快了  從溪底爬到中間那顆牛樟神木的時候 

由於天氣很好 開始拍起網美照了

爬上了丹世給的西南陵 鞍部 先放下重裝 來去丹世給山頭


(為了拍網紅照  閃的閃  躲得躲)


(在冷清草坡森林裡 往鞍部的三叉牛樟神木前進) 

 

9:45 一開始延陵,後來路徑大致在陵右下方一點,經過兩三顆被鋸斷的牛樟樹到達地面軟軟的丹世給山H1220拍照打卡有網路

10:09離開丹世給山

我們到達鞍部後  放了重裝

輕裝去丹世給山  

因為在地圖上看到等高線很緩 又不遠 所以就去拜訪這個山頭


(陵線路很好走)


(其實是去聞那個香氣)

大致在陵上或是陵右一點繞著  欣儀說森林裡都是牛樟的香氣

原來沿途有蠻多牛樟樹    而且還有些已經是被挖鑿出一個洞了 

可惡的是   居然快到山頂前 我們發現有三棵牛樟被鋸倒  很新

難怪這麼香


(有訊號的三角點)

經過鋸斷的牛樟之後 很快就到丹世給山的山字三角點

居然沒有登頂牌  所以老王就用手機寫了丹世給山來一起牌照

 還問  為什麼叫 "丹世給"山呢

下山請教了蚯蚓大大  蚯蚓大大也再次向鄭安睎老師確認

原來 丹世給族語是 tashiqi  或 tasiki

是紀念布農的一個氏族名 Tasikian

而山風附近的三角點  "斛南山" 是紀念氏族 Take hunan

在南安附近的 "單喜班山" 是紀念 Istasipal氏族的~~

 

其實整條陵都有訊號

所以我們回到被鋸斷的牛樟位置  順便記個點位  去通報了一下

 

10:15到兩三顆鋸斷的牛樟通報一下

10:29回到重裝處,上肩延陵緩爬

10:33經過三叉牛樟神木,把綁在樹幹上的紅色布剪斷繼續緩爬

10:41廢棄帆布垃圾平台吃午餐H1178

11:08重裝出發繼續延陵上 11:11離開陵,叉路開始腰遶 


(吃完飯之後 繼續上陵 其實藍白帆部獵寮空地離下切腰遶路很近)


(離開丹世給西南陵   開始腰遶)


因為天氣非常好  這段路 跟來時的感覺差好大

因為原始  各種植物顯得欣欣向榮  炫麗的光影充滿在視覺裡面  



 

11:32過乾溝 11:41 斷頭樹頭的小陵,下小陵繼續腰





兩段乾溝也不覺得阿砸  

翻過斷頭樹頭之後  繼續腰繞  路雖小 但真的很美

老王在這段路上撿到了鬼櫟 


想起    其實森丑之助    除了在異錄閣採了臺東石礫樣本之外

其實也採了鬼櫟

(https://tai2.ntu.edu.tw/species/306%20006%2002%200)

但  怎麼我們家屋群那裡也沒有看到鬼櫟阿~~~

直呼白走了~~

不管怎樣  反正這裡還算異錄閣社範圍

 

12:00 繞到一平台有藍白帆布,在1/7來的路徑下方,

應該是那天濃霧沒有發現路徑下方樹木背後有藍白帆布,接回路徑繼續腰



12:13 水源獵寮平台,下去拿些水(但水量太小)繼續腰

12:46 回到NasMaya平台,打電話給鹿谷叔叔改約2點在登山口,小休5分鐘就開始衝下山

13:27 玉卓鞍部腰遶

13:48 生薑園登山口結束這次行程



14:00開車下山~

14:30衝到玉里火車站趕14:53分的火車,結果鹿谷叔叔的輪胎破了XD

 匆忙的結束這樣的行程

其實異錄閣有蠻多想要再去搜尋的

比如  還有多少家屋沒被清查出來

第二條陵線的家屋群往阿桑來咖的路在哪裡?

蚯蚓大大是從溪底爬上來的 有沒有遇到往阿桑來咖的社路呢?

到底  那個是真的駐在所嗎?

我想  也只能等以後的人去找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40810_12 見晴工作站、布那漢上、多聞溪工作站

(見晴步道之後過高繞到見晴工作站索道發送點前的軌道路蠻多很美的路段) 說太平山林場的軌道與工作站 愛山野女孩  以及曾老師是大前輩 他們對於太平山的探訪又深入 又全面 雖然他們都沒有出書   在網誌以及臉書上都分享很多太平山林場的探勘呢 附上 愛山野女孩的網誌 新舊太平 點點滴滴...